- · 《中国食品学报》刊物宗[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征稿要[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投稿方[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数据库[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栏目设[09/01]
“海克斯科技”惹争议,揭食品添加剂内幕还是(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华霄9月24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如果商家在食品制作时用的原材料和辅料正规,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的用途和用量进行添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华霄9月24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如果商家在食品制作时用的原材料和辅料正规,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的用途和用量进行添加,属于正常操作。同时,他也提醒,“如果商家做牛肉粒时用了鸡肉和其他蛋白,就不能宣称纯牛肉。‘三花淡奶'视频中,如果商家加入了这些新原材料却称‘熬一夜',那就存在欺骗消费者。”
正视食品添加剂
在抖音平台,一位名为辛吉飞的博主“揭秘”用食品添加剂合成蜂蜜、燕窝、牛肉粒、淀粉肠等制作过程,引发不少网友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他在视频中以“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暗指食品中含有的一些“添加剂”,引发不少网友对食品添加剂的讨论。
在“海克斯科技食品”视频中,博主用了乙基麦芽酚制作了一款合成牛肉粒。关于乙基麦芽酚,新京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一家调味品企业,工作人员称,“乙基麦芽酚有增香和改善肉质的作用,比方说肉放一天,稍微有一点儿味儿了,会有一点效果。”
9月30日、10月5日,海天味业两次发声明称,公司产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法规要求。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酱油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此外,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尽管单个食品的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每日叠加食用多种含有添加剂的食品,且年复一年经常食用,会不会造成添加剂累计过量?
“乙基麦芽酚、透骨增香剂等被商家宣传可去除肉类异味,问题不在于食品添加剂本身。商家使用有异味的肉制作食品,本身已经是违法行为。”江南大学的华霄说。
电商平台一些商家的宣传页面。 电商平台截图
市场监管总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018年10月实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包括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使用环节中,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存放要有专柜,并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同时,该规范提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在技术上确有必要,并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使用量,同时要精准称量使用,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此外,宜在食谱上或食品盛取区、展示区,公示食品的主要原料及其来源,加工制作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等。
增香剂、回味粉宣传语涉嫌误导
曹雁平说,任何食品添加剂都有可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是专业人员采用标准的毒理学评价方法和暴露评估方法,确定的安全剂量。不过,“从全世界范围看,对于两种以上的食品添加剂累计限量的风险值,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评估方法。”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根据网络发布的辛吉飞与抖音平台客服语音对话的视频显示,或因对食品添加剂一概而论遭到投诉,辛吉飞被短视频平台客服提醒“希望后期能对创作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辛吉飞本人在直播中称,当时对客服态度不太满意,“没指望靠(账号)挣钱,销了就销了”。9月28日,辛吉飞抖音账号显示已注销,其最近一次更新视频是在9月21日。
辛吉飞和刘怂在视频中演示用的食品添加剂或配料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辛吉飞、刘怂的视频,很多涉及餐饮环节的食品制作问题。新京报记者查询到,餐饮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相关要求。
“小麦蛋白粉、变性淀粉、植物油、香辛料再加点烤肉精油、大力粉、色素、卡拉胶等就能做出淀粉版香肠”“面筋粉、磷酸盐再加点冷冻牛肉、牛肉香精油、食用油、色素等就能做出乒乓球一样弹性十足的肉丸子”。
无独有偶,另一位短视频博主刘怂近期因“一勺三花淡奶”让羊汤瞬间变白的视频,改变了人们对羊汤白是熬出来的传统认知,甚至有网友调侃“科技上岗、厨师下岗”“几十年老厨师不如一勺‘高科技'”等。他的另一个用花生酱、食用油以及少许芝麻味香精等做出“芝麻酱味”调料的视频,点赞量达40余万。刘怂的抖音账号粉丝量也从9月20日的312万涨至9月27日的350多万。
名为刘怂的短视频博主发布的“三花淡奶”受到关注。 短视频平台截图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网址: http://www.zgspxbzz.cn/zonghexinwen/2022/1009/2537.html
上一篇:食品安全新规出台
下一篇:食品添加剂:热锅上的“金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