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食品学报》刊物宗[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征稿要[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投稿方[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数据库[09/01]
- · 《中国食品学报》栏目设[09/01]
“海克斯科技”惹争议,揭食品添加剂内幕还是(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片争议声中,海天味业也牵涉进来。海天味业、中国调味品协会先后发声明称酱油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否认国内国外“双标”。但网友的质疑仍然未能
一片争议声中,海天味业也牵涉进来。海天味业、中国调味品协会先后发声明称酱油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否认国内国外“双标”。但网友的质疑仍然未能平息。
受监管的食品添加剂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兰安对新京报记者说,此类产品首先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要求,不能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应标明具体成分和批准文号。但诸如“千里回头客”“生意火爆忙不停”这类宣传语没有相关依据,存在误导消费者、虚假广告的嫌疑,违反《广告法》规定。此外,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商家的网页宣传也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新京报记者近期在电商平台搜索辛吉飞视频中提到的“肉味精”“乙基麦芽酚”等食品添加剂或含食品添加剂的香精香料等调味料,有的商家在页面直接宣称“烤鸭不香,来点狠的,客户排队购买的秘密”“吃了还想吃,千里回头客”等,有的甚至称可去除一些变质异味。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兰安指出,这类宣传语存在误导消费者、虚假广告的嫌疑,涉嫌不正当竞争。
“科技与狠活”曝光的多是违规滥用添加剂
华霄认为,如果合理合规地售卖和使用写明配料表、产品标准、用途、参考用量,以及生产许可证和厂家等信息的合格食品添加剂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调味料,无可厚非,“但商家如果使用有变质异味的肉制作食品,本身已经是违法行为,这与食品添加剂无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今年6月的上述发布会上介绍,风险评估中心制定每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里的使用范围、使用剂量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一天可能摄入多种食品,含有同一种添加剂的情况。只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来进行使用,食品是合格的,消费者没必要担心摄入食品添加剂对健康有额外负担的问题。当然,建议消费者在膳食模式上要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膳食模式,吃得更健康、更营养。
也有不少网友和业内人士认为上述视频存在夸张、以赚取眼球获得流量之嫌,“科技与狠活”是在贩卖食品安全焦虑。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视频中提到的“肉味精油”“乙基麦芽酚”等,显示有多款相关产品在售,也有各种“精”“粉”等调味料售卖。比如一款“透骨增香剂”,宣称“烤鸭不香来点狠的,客户排队购买的秘密”,可以实现“去除异味”“抑酸抑苦”。还有一款“回味粉”,有商家在宣传页面上写“吃了还想吃,千里回头客,吃了还想吃,让生意火爆忙不停”等。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辛吉飞在其抖音账号内发布了180多条与食品制作相关的内容,其粉丝量从9月20日的650万涨到9月27日的850多万,标题含“合成奶茶”“合成勾兑酱油”“合成燕窝”“合成蜂蜜”等单个视频点赞量均在20万以上。
在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看来,食品添加剂合规使用是安全的,其防腐保鲜、增稠、乳化等作用,不仅是食品加工的需要,也是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食品保存以及色、香、味、口感等多方面需求的支撑。“一些视频制作者将曾被曝光的食品个案重新编排剪辑,通过夸张表达变为热门短视频,目的是吸引流量。”
“食品添加剂典型的用量都在1%以下,在这个水平上,正常饮食很难出现长期大剂量摄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可能出现合法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健康危害。”华霄表示,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消费者不必担心害怕。但商家应按照相关规定将食品配料告知消费者,包括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海克斯科技”的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引发讨论,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的诸多疑问。有网友称,“逛了一圈超市,拿起爱吃的零食看了看配料表就又放下了”“想起‘一勺三花淡奶'‘各种精',大排档觉得突然不香了”......
校对 卢茜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食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10月6日发文指出,媒体、网络上看到的食品违法违规事件,其实都是违法滥用添加物让食品添加剂背了不少黑锅。此次“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曝光的很多问题本质也是违规滥用。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范围或使用量,或者违背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比如用三花淡奶伪造羊肉汤,都属于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都是违法违规的,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都是违法的,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网址: http://www.zgspxbzz.cn/zonghexinwen/2022/1009/2537.html
上一篇:食品安全新规出台
下一篇:食品添加剂:热锅上的“金蚂蚁”